今年年中和公司撕加薪,我威胁要找下家,然后去投简历但是没有很好的反响,我开始思考我的简历是不是哪裏不够好。投shopify的时候有一个问题令我印象深刻,问我的经验裏有没有“accountable for the project’s success”(为项目的成功负责),我发现我虽然做了很多工作,但确实很少完全拥有一个项目,并且为这个项目负责。我的习惯是不担不必要的责任,一部分也是因为公司的其他人办事能力太差,我不想白白为他们承担责任,我的收入和付出不成比例。 但我发现,如果一直处在游离的状态,可能会在未来让我陷入更大的困境,用跳槽来谈判加薪失败那就是很大的警钟了。我意识到在这个公司的工作成果无论如何会是我的名片,其实我没有选择,无论雇主是谁我都只能尽可能做到最好,才是对我自身最有利的。 中间有一次我抱怨其他同事不追求写好代码,一直在给我制造麻烦,上司说我的天赋是一种特权,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像我一样幸运,而且就算我到一线的公司,也不会所有人都和我一样的。我当时嗤之以鼻,觉得他只是想要pua我,但我现在觉得有道理,能把事情做好是我的特长,没必要纠结和别人比较而不发挥自己的特长,那么环境就更不会变好了。 如果我要为这个部门负责,那么我就要考虑把精力投入到哪裏才是最有效率的,这就涉及到这个部门在公司的现状。我觉得最首要的问题是,理论上决定技术方案是我们技术部门的职责,但在我们公司方案往往是其他部门或者上层强加的,也就是外行领导内行。而之所以会这样,是因为我们部门过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都有问题,所以在公司内不被信任,各方都以此为理由把他们的想法强加到我们身上,而更糟糕的方案又会进一步拖慢我们的效率,恶性循环。 实际上这应该是我的上司,也就是部门主管考虑的问题,但是他本身不懂技术,这就导致他非常弱势,完全没能力抵抗上上司(一位有工程背景觉得自己很懂技术的管理层)的意见。要挽救我们部门,最重要的是把权力从上上司那裏夺回来,我们必须坚持自己的原则,即需求方只提需求,不能干涉我们的技术实现。于是虽然我之前很鄙视我的上司,我决定与他结成同盟,我提供他欠缺的技术支持,而他要协同我夺回部门的权力。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,虽然他欠缺关键的能力,但只要应用得当也能为我提供助力,我感觉突然理解了「管理」这个词。 由于得到了主管的支持(他的弱势导致其实没办法约束我),我可以自由安排在部门内的活动,我可以自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