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要怕重复
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固定的生活很枯燥?为什么我们写博客会感到说无可说?是因为我们找不到新鲜的东西而每天必须不断的重复吗?那你怕重复吗?重复有什么价值呢? 筆記人生 总结了一些观点, Hellen 也进行了验证,其实,我们都不用怕重复。 一个人所知道的东西,与他的实际做法之间存在着一条非常巨大的鸿沟。每天,我们接收到太多的信息,尤其从互联网上。我们听到、读到太多的“道理”与“经验”。然而,付诸行动的却很少,能坚持到有成效的就更少。所以,生活继续,一切照旧。 在一本叫做《 知道做到 》的书中,作者提出造成知道做到之间巨大鸿沟的原因有三条: 信息超载 。在生活中, 获取新知识要比复习旧知识有趣得多。学习新知识,接受新信息,有种新鲜感。而复习旧知识,加深理解,相对比较枯燥乏味。 消极过滤 。当我们成年以后,渐渐习惯了带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。当我们读书、听录音或者是看什么东西时,我们总会是带着法官的心态去批判它们,对我们大脑、心灵,还有我们未来都是完全不公平的。这是一种最糟糕的自虐。 缺少跟进 。很多事我们做了,却没有产生希望的结果。这是很正常的。可能是因为我们缺乏一个跟进系统,不能在整个过程中不断的监督、反馈、评估,这与“ 刻意练习 ”的理论是一致的。 作者提出的解决办法就是: 重复、重复、重复。(间隔性重复) 引用书中一句话:一个懂得重复的力量的人会拥有决定性的优势。 Zen Habits 是我一直阅读的一个Blog,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觉得作者的观点就是那几点嘛,翻来覆去的文章就是同一个主题,感觉只需要读上几篇之后就足够了。进而认为文章毫无新意,有些陈词滥调。大脑总喜欢新的事物,喜新厌旧看来是它的习惯。新的观点、思想似乎更吸引人。由于对这些观念、思想专注的时间太短,就很难把它们转化为行动。当思想不能产生行为,便毫无价值。只有对一个观念反复的重复之后,才有可能深入心中,化为行动。明白了这一点之后,再来看Zen Habits,就会发现作者通过不断的深入与实践他所主张的观念—Simplicity, Less等等,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自己阅读与尝试的心得。通过长年的专注、重复这几个主题,使读着不断的重复这些理念,也使这个Blog称为最好的 Blog之一。(左岸注:就像很多名博也只专注于某一领域而成为 互联网上的超级链接者 。) 德国哲学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