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金陵十三钗》后面的故事

  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故事一再被翻拍,例如前年引起很大争议的《南京,南京》,

  这段历史是国人之痛,庆幸的是不管通过何种方式,人们并没忘记。

  《金陵十三钗》是严歌苓的经典之作,我不爱看严歌苓,但是因为喜欢洁尘,而洁尘又喜爱严歌苓,

  所以对她一直敬仰,买过她的两本书《金陵十三钗》和《第九个寡妇》。

  《金陵十三钗》未读完,因为她的文风是擅长心理描写,而在当今浮躁的环境里,谁还有时间看得进谁的心情。

  匆匆看了故事的发展主脉络,终没读完。上个月看到宣传片,才发现原来老谋子改编了这部作品,赶在上映前,把书读完了,好在,老谋子尊重原著没做太大的修改。玉墨就是书中的玉墨,她深明大义,她侠骨柔情。豆蔻还是那个单纯的豆蔻。只是书娟比原著之中略微成熟一点,情节方面,神父的出现有了新的设计,第一次日军闯入教堂的情节被删掉了,玉墨对闯入教堂的狙击手军人那隐隐约约的感情有删减。原著中来接学生的不是书娟的父亲,而是书娟好友的父亲,对于原著的这部分改动,我感觉更精彩了,赞一个。

  不过我想说的是电影《金陵十三钗》后面的故事,整本书在读时,我没有流泪,让我流泪的是后面的故事。如下:

  多年后,在审判战犯的国际法庭上,书娟认出了一个面目全非、背影如旧的女子,她确定她就是赵玉墨,她给在美国的神父写了一封信,说玉墨还活着,但是玉墨并不承认她是玉墨。神父在给书娟的回信中说——赵玉墨只有成为另一个人才可以活下去。

  随着日军在南京屠城、强奸的事情渐渐被揭示,书娟对玉墨的追寻更是锲而不舍,书娟说,在她们离开教堂后,她和同学们常常冒出窑姐们的口头禅,哼着她们的小调。书娟说,她们从哪些被卖为奴的低贱女人身上,学到了解放自己。

  书娟最终完成了对秦淮河女人们下落的调查,赵玉墨是13个女人中唯一活下来的,另外12个,在被日本中高层军官享用后,用随身携带的牛排刀反抗,当场被杀害。玉墨最后逃跑成功,但是也做了4年慰安妇,至于她为什么要整容,书娟也不知道答案。

  这就是原著中的结局。

  看电影时,最感动我的地方是豆蔻对浦生说的那一段东扯西拉的话,多单纯的玉墨。还有最后为了凑第13个人时,那个孤儿挺身而出,

  神父给他剪着头发,我流泪,身边的人都在笑,我问嫌人的货,他们在笑什么,答曰:不知道。

  一部沉重的电影,入戏是对观众最起码的要求。

  或许因为我们并不熟知那段历史,所以有人笑得出来。上一期柴姑娘的节目《看见》讲的是一个都不能少的故事,1939年,九个少年目睹屠杀,在一间破教室里,发誓抗日,“伤了相互照顾,死了替对方收尸”。那段历史结束,仅有一人生还,三十年前,他决定践行誓言,寻找近半个世纪前的遗骨,找了一片荒地,搭着窝棚,钻井取水,点着煤油灯,与蛇鼠为伴,开始建造一座陵园,安顿2000多位在抗战中逝去的人。他在采访中,说到一句话——忘记历史就是背叛。

  现实是,这段历史还是在渐渐被遗忘,1987年,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人数为1756名;1997年,人数减少为1200名;2006年,人数降至400多名。今年10月1日,知名的幸存者倪翠萍老人逝世,到目前,全部幸存者仅剩百余人,不足200人。按这个趋势,再过10年,幸存者人数可能就是0。历史没有了见证者,我们在一点点背叛。

  神父对玉墨说,战争后一定要找到她,带她回他的故乡。

  玉墨为了活下去,改变了自己的容貌,而她活下去,是为了在国际法庭上,指认南京大屠杀的滔天罪行。

  这不是一个笑话,而是人类最后仅剩的一点道德信念之光。

  我有多希望,严歌苓再给故事加上一个最后大结局

  看过了,若是一样的心有感触,就把这份触动分享给身边的人吧。

[via]

评论

Popular Posts

如何提高情商(EQ)

地方门户网站项目可行性分析

快乐来自于做出「舍弃」的能力

2009年即将流行的牛逼语录:经典的我都无语了(转载)

小清新必须死

SolveigMM Video Splitter - 无损视频编辑工具(视频剪辑,合并等)

《挪威的森林》精彩篇章:永远记得我

不要再Best Regards了!英文Email四大问题

聪明处事72招

没有灵魂,只有交易——为何“苹果”会杀人